
环境保护与职场安全卫生
自然、气候变迁
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气候暖化现象,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,并且影响许多企业,因此,利益相关方开始关注因气候变迁而面临的风险与机会。USI支持并呼应巴黎协定目标,依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(TCFD)与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(TNFD)框架,于2024年首次公开披露“气候策略与自然风险管理报告”,明确披露公司面对气候变迁与自然所带来的风险与机会,提出对应的策略与措施。
气候变迁风险与机会的财务冲击分析,参考国际能源总署(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, IEA)、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, IRENA)、联合国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s, IPCC AR6),及各制造据点所在地订定之国家自定贡献(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, NDC)情境参数,对于公司实体及转型的风险与机会,与组织内相关单位进行分析。
依据风险与机会矩阵识别结果对高关注气候风险项目,从“减缓与调适”两个面向进行管理,减缓方面,积极推动可持续制造、使用再生能源与提升能资源效率;调适方面,强化公司气候韧性与寻找替代能源,分析气候变迁的风险提出研发策略,提供客户整合性解决方案,协助客户调适气候变迁。
TCFD显著财务冲击分析
风险与机会描述 | 预估财务冲击 | 预估投入成本 | 影响时间 | |
转型风险 | 中国大陆承诺于2060年前实现“碳中和”,并于2030年前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(碳达峰),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20% | 中国大陆厂区平均电价为人民币0.78元/度,预估未来上涨20%,将增加人民币0.16元/度,若以2024年中国大陆厂区外购电量212,716千度计算,预估额外支出人民币34百万元 | 降低生产能耗,提升设备运转效率,进行电源工程及系统汰旧换新,预估投入人民币12百万元 | 5年 |
台湾地区以无核家园为愿景,推动能源转型,摆脱核能,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,增加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比例,引发电价上涨45%的风险 | 南投厂区平均电价为人民币0.78元/度,预估未来上涨45%,将增加人民币0.36元/度,2024年南投厂区外购电量46,627千度计算,预估额外支出人民币17百万元 | |||
实体风险 | 气候变迁造成天然灾害频率增加,如旱灾造成供应商延迟交货或缺料风险,预估造成断线一天影响产品生产比例30% | 2024年整体营收为人民币607亿元,预估影响费用约为人民币0.5亿元 | 中国大陆厂区预测降雨减少约4.03%,2024年总用水量673百万公升,预估需补充27百万公升,水车费用约需投入人民币16万元 | 1年 |
南投厂区预测降雨减少约0.72%,2024年总用水量198百万公升,预估需补充1.4百万公升,水车费用约需投入人民币3百万元 | ||||
墨西哥厂区预测降雨减少约4.03%,2024年总用水量62百万公升,预估需补充2.5百万公升,水车费用约需投入人民币2百万元 | ||||
机会 | 电动车具备高效低能耗、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势,随着气候变迁议题逐渐受到关注,各国政府着手推行电动车补助与推广购买,电动车的普及将成为全球重要趋势,逐步带动电动车相关零组件与能源科技应用的需求,未来电动车与非燃油车预估2035年渗透率将达75%,对于制造电动车相关零组件公司来说,将增加整体营收 | 2024年汽车电子类产品营收约人民币1,996百万元,电动车相关产品占比为25%,未来车用复合成长率将可增加20%,估计可提升人民币60百万元(人民币1,996百万元x车用占比25%x单年复合成长率20%) |
1. 开发费用:需相关研发人才与供应商共同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相关产品 2. 认证费用:产品开发后,需针对材料、成品及合作工厂完成产品与生产各项认证 3. 管理成本:需增加相关管理人员并定期更新相关法规与材料应用,预计每年投资开发费用约人民币1百万元 |
5年 |
环旭电子依循母公司日月光投控于2025 年基于全球温升控制在1.5°C,再次通过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(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, SBTi)组织审核,完成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温室气体减量目标的设定,并同时呼应客户的要求,承诺积极规划2040年范畴一、二、三达到90% 绝对减量,并搭配10%碳权使用,完成净零碳排放目标,提供客户优质的低碳产品。
同时透过系统性的披露架构,以展现因应气候变迁所做的努力与成效,进一步提升气候危机意识,拟定相关减缓计画与措施,加速落实风险控管与气候变迁减缓行动,强化营运持续管理能力,迈向企业可持续发展。
净零碳排放目标路径

环旭电子重视生态系统为公司营运所提供的供给、调节、支持与文化服务,致力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,目前中国大陆厂区、南投厂区、墨西哥厂区与越南厂区皆位在高科技园区及工业园区内,均未设在生物多样性敏感地区。
生物多样性承诺
为实现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共存与森林保育,维护、保护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,公司制定《生物多样性保育及无毁林承诺》并公开披露:
- 指标目标:致力符合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育的法规与标准,建立监测系统掌握全球各厂区造成的生物损失状态。以可行方法降低环境冲击与依赖,循序实现营运与价值链的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(No Net Loss, NNL)及无毁林(No Gross Deforestation)。
- 风险评估:遵循国际指引与考虑所在地的营运及生态特性,分析依赖性与冲击度,采纳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观点,评估潜在的生物多样性与毁林风险。通过制定各项行动计划并设计可衡量的指标管理重大风险。
- 冲击减缓:调查和监测重大风险,保护生物与生态系统价值和服务,避免森林砍伐行为或外来物种入侵。在营运的全生命周期阶段,尽可能以自然为基础的方法,采取预防、减缓、复育和抵消的阶层式架构,以平衡营运活动对生态体系的冲击。
- 涵盖范围:新设厂区与供应链活动于可避免的情况下,禁止坐落于生物多样性敏感热点,或国际及国家所公告的重要栖地或环境、生态廊道,或水文与植被条件相连的连续地带,以及与上述区域邻近的地区。
本承诺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,推行至全球所有营运据点、子公司、供应商与价值链的商业或合作伙伴,以达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净正向效益(Net Positive Impact, NPI)的长期目标。
此外,USI在2013年开始与外部团队进行合作,持续以植树造林方式来增加生物栖息地与水土保持;同时要求厂区在营运生产时,持续进行节能减碳与能资源回收等措施,使生产与销售过程停止或减少造成森林毁损,并通过预防、减缓、复育和抵消等四阶段降低生物多样性潜在损失率,以实现至2050年生物多样性净正向效益与无毁林的目标。
生物多样性依赖与冲击分析
我们运用TNFD架构所建议之LEAP(Locate、Evaluate、Assess、Prepare)流程,针对环旭电子的既有自有据点与供应商据点,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依赖与冲击评估。
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流程

对公司各厂区据点进行问卷调查,在各厂区的自然依赖类别识别结果显示,对厂区具有影响的议题是炎热高温,其次是极端降雨与更强烈的风灾。而“降雨的不均和旱灾的发生”这两种灾害,则是在调适前具有较高的冲击。所有的灾害风险在各厂区实施调适行动后,皆有下降的趋势。各厂区自然冲击类别的识别结果显示,厂区对自然造成的冲击(污染)议题较高者包含废弃物、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污排放等,其次是间接能源使用、化石燃料直接使用、淡水资源使用。